第一版主

喜欢本站请下载app,无广告阅读

分卷阅读1

+A -A

知道,他的喜欢,不过是依赖,孩子对成年人的依赖。

    从这天以後,陈扬的话题总是围绕师哥转,我甚至以为,他想动一步了。

    对此,我难受,但是,我仍旧听他倾诉。

    我不是那种得不到就毁灭的人。

    没什?意思,反而显得自己操蛋了。

    可,让我想不到的是......

    那天我记得很清楚,半夜四点,我正看一个图书发行方案的时候,接到了陈扬的电话。

    他哭了,哭得很压抑。

    浓重的鼻音之下,他断断续续的说:我在钱柜哭得一塌糊糊涂......在卫生间。

    我问,怎?了,出了什?事儿?谁惹你哭了?

    他半天不说话,就是哭。

    我急坏了,问,你是不是非得急死我才算?你等着,我过去!

    他慌忙说,别别,你别来,我跟你说......

    然後,他说了。

    我到现在都很清楚的记得他的话语,他的语气。

    他说,我师哥今天约我晚上一起吃饭,然後又把他那小情儿带上了,吃完饭一起去唱歌,在钱柜。然後他趁着酒劲和我说我影响到他生活了。

    我点了颗烟,慢慢听他?说。

    他说,我什?时候影响到他了,约我是他主动的,我只不过是赴约而已,散场的时候他小情儿还和我说你自己走吧,师哥听着愣没说话。

    我一直听陈扬的电话,听他哭,听他说。

    等到他平静一些了,我说开车过去接他,他说不了,他的车子不能扔在那儿。

    我说,你不能醉酒开车。

    他说,那你陪到我酒醒。

    那夜,我一直陪他说到天亮,说到太阳升起来,说到他窝在车里睡着了。

    我不知道一个人怎?样才算有耐性。

    但我认为,师哥很有耐性了,就那?陪在陈扬身边长达六年,不求回报。

    可,事事都有底线。

    人,不可能总在没有回应的情形下无谓坚持。

    那不是勇敢,那是SB。

    所以,师哥放手了。

    富有戏剧性的是,他放手的时候,本该是他收获、获得的时候。

    到底是谁错过了呢?

    以上,是陈扬跟师哥的故事。

    (五)他和他们

    1

    一个人的生活中,来来往往,去了又走的人可以用百位计算。

    一辈子,我们认识的人不少,他们参与过我们的生活,参与过我们的喜怒哀乐。

    可是鲜少有人能被记住一辈子。

    而你能记住的,必定是对你产生过影响的。

    也许你不清楚这个影响有多大,但......

    你不能否认,这是影响。

    陈扬是後来一点一点跟我谈及他的成长经历的。

    我想,我应该先理出一个时间顺序,然後按此?述。

    虽然,我知道这些是断断续续毫无逻辑的。

    陈扬出生的城市是个不大不小的南方城镇。

    家里有母亲、父亲、哥哥。

    陈扬对母亲的?述比较多。

    他说,她出生於最後一代地主家庭,有个很好的闺中女伴,不折不扣的名门贵族。

    只可惜,後来那场我们都熟知的变革毁了她的家庭。

    父亲将她嫁给了陈扬的父亲,以此逃过一劫。

    不久之後,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──他的哥哥。

    但,哥哥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。

    哥哥有一些天生的缺陷。

    为此,母亲带着哥哥四处看病,直到最终接受现实。

    也因此,陈扬出生了。

    陈扬一直不敢跟父母坦白自己的性向问题,只能不停的拜托他身边的女性友人冒充自己的女友。

    因为他不能,也不敢。

    他知道自己出生的意义,也没勇气去推翻。

    他是一个地位特殊的次子。

    我问过陈扬最後打算怎?办,他说,他现在暂时不考虑。以後出国了,时机恰当,他会坦白。

    是的,陈扬不止一次跟我说过,他最终是要出国的。

    在陈扬的家里,母亲一直占主导地位。

    首先,父亲是个木讷的男人,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其次,变革过去之後,陈扬的祖父恢复了权势,首先就是调动了母亲的工作。

    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差距就这?拉开了。

    十六岁的时候,陈扬的母亲带哥哥去了香港治病,留下父亲与陈扬。

    陈扬是那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,因为他与父亲,几乎很少有交流。

    我问过陈扬,他的母亲为什?选择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。

    陈扬答,他们就没什?感情。

    我说,没什?感情不是也维持了这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【7】【8】【9】【10】【11】【12】【13】【14】
如果您喜欢【第一版主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